德昂族

 

德昂族人口不多,分布较广,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汉、景颇、傈僳、佤、傣等民族长期交错杂居,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受上述各民族的影响。

德昂族以农业为主,过去大多为其它民族的佃农。

德昂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但在本世纪50年代边远山区的德昂族还保留着父系大家庭公社的残余。

德昂族信仰小乘佛教,有纹身的习俗,过泼水节。过去大部分德昂族妇女不留发而剃光头,裹黑布包头,戴大耳坠、银耳圈,穿蓝、黑对襟紧身短上衣,腰间缠着刻有花纹的黑漆藤篾圈,老年或青年妇女均喜穿长裙,一般长至踝骨。

节日有“进洼”、“出洼”、“做摆”和“烧白柴”。

恋爱:

德昂族青年男女的恋爱和婚姻十分自由,父母和长辈一般不干涉,且恋爱和婚姻也不受等级地位的限制。青年男子可以任选配偶,未婚姑娘也可自主选择对象。他们的恋爱生活有其非常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德昂族在婚恋上的传统习惯法是:姑娘爱上哪个小伙子,不嫁是不行的。因此在毁恋问题上,姑娘有更多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德昂族青年男女到了婚恋年龄,都要参加青年男女的婚恋组织,由这个组织带领大家进行集体性的社交活动。男方组织的领头人被称为"司脑干",女方组织的领头人被称为"阿巴干"。这两个组织带领青年男女参加本村或外村的一些重大社交活动,如喜庆活动、节日活动、聚会和娱乐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为青年男女的相识和恋爱提供机会和场所。德昂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有两个显著的特别:一是以集体的形式进行,往往一群男子与一群女子约会,互相物色对象;或几个小伙子相约同时去串一个姑娘。二是谈情说爱的活动,往往在女方家进行。夜色降临的时候,小伙子吹着动听的葫芦丝或弹着叮呼的玎琴,来到姑娘家的门外低声地唱着情歌。这时,姑娘会舀一竹筒清水,轻轻拉开小门,然后回到自己的房内。小伙子见门开了,便走进去,来到后厅的火塘边坐下。这时姑娘便拿着清水从房内走出,热情招呼小伙子,又请喝茶又请嚼烟。小伙子也以礼加敬,拿出自己的烟丝请姑娘来嚼。之后,他们便在火塘边甜甜密密地说起了情话。作为姑娘的父母,按德昂族传统规矩,是不允许姑娘和小伙子在密林、河边等幽静的地方相会的,因此,对小伙子来自己的家中十分欢迎,会尽量创造条件,让姑娘和小伙子不受干扰地在火塘边谈恋爱。

青年男女的爱情加深后,双方会互赠礼物。姑娘把自己精心编织的小筒帕送给小伙子,筒帕上缀着鲜艳夺目的彩球,有的还把彩球缀在男方的耳筒上,小伙子则将项圈、手镯和一个红漆刷制的藤腰圈送给姑娘,有时,小伙子还会送一个自己亲手编的背水篓给姑娘。之后,男女双方就可以禀告父母,为他们举行订婚仪式了。

订婚时,举行一种叫吃茶的仪式。这种仪式于晚上在女方家举行。届时,男女双方把村寨中的所有老人请来帮助说话和当证婚人。老人们围住火塘,一边商议男方家应给女方家多少礼,一边教育男女双方婚后要互敬互爱、养儿抚老等。当一切都妥当后,姑娘和小伙子双手捧着一大碗茶,逐个敬献给火塘边的老人,以示谢意。接着,男方家派人回去报信,告知老人们已为这门亲事喝了茶,做了主。男方家的人听到报信后非常高兴,立即兴高采烈地把预先准备好的酒菜饭等挑到女方家,盛情款待老人们和女方一家。老人们吃喝完毕,临走时会对姑娘和小伙子祝福,说几句幸福吉祥的话。当老人们散尽后,吃茶的订婚仪式才算结束。

婚俗:

德昂族青年男女结婚前,要先举行认亲仪式。届时,男方的舅父、叔伯、歌姐等陪同男青年到女方家,用带去的酒肉糖茶等热情宴请女方家,并分别赠送礼品给女方家庭成员。认亲过后,女方就请卜卦人选定吉利的日子作为婚期,然后再通知男方家。男方将彩礼于结婚的头一天送达女方家。 德昂族在举行婚礼的三天内,全村寨的人们都要到新郎新娘家做客,家里无需生火做饭。新郎新娘的亲戚朋友和小伙伴们都会来帮助料理结婚的有关事务,男女两方家里都忙忙碌碌,喜气洋洋。 头天晚上,男女双方家里宾客盈门,一派热烈的节日景象。主人拿出香醇的米酒,请宾客开怀畅饮,新郎则跟在后面,给每一桌客人磕头作揖,并接受宾客的祝贺。当天晚上,新郎新娘分别在各自的家里挎着筒帕,里面装着草烟、芦子、沙基和石灰盒,把同村寨的姑娘、小伙子请到客房里,请他们抽草烟、嚼槟榔。姑娘和小伙子在一起笑啊,闹啊!同时还对唱德昂族民歌。

按照德昂族的习俗,迎亲和送亲都要关夜间进行。到晚上11点左右,新郎和小伙子们在歌手的引导下,前往女方家迎亲。来到女方家大门外,迎亲者们停下,歌手唱起了(欢乐调),意即通知女方家迎亲的队伍到了!

女方家早有准备,听到歌声后,女方媒人取出一贡盘,里面装着各种礼物、花束和剪纸,让新娘向家人、宾客逐一告别和敬拜。家人和宾客也对新娘嘱咐再三,并送礼品给新娘。这时候,新娘会掏不住离别的伤感,一边敬拜,一边哭出声来。

半夜前后,新娘来到男方家中,当新娘登上夫家竹楼的时候,歌手又唱起了(欢乐调),歌声中,新郎捧着装有鲜花和剪纸的贡盘,领着新娘,依次向长辈和宾客磕头作揖,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和长辈们的关怀以及宾客的庆贺。长辈和宾客在向新婚夫妇祝福的同时,也送礼物给他们。

仪式结束之际,小伙子在几个歌手的组织下,形成了人数众多的歌队,团团围住院新郎新娘所在的竹楼,同时也把姑娘们围在里面,以集体对歌的形式,和姑娘们对歌。一时间,歌声阵阵,此起彼伏,笑语喧哗,欢声雷动,婚礼沉浸在热烈而欢快的气氛中。

对歌要一直持续到天亮。等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歌队又簇拥着新郎新娘到女方家去领取包头。届时,新郎戴篾帽披毯子,在女方家的在门口接受女方媒人捧出的洁白的包头。这时,歌手们需唱(对歌调)。该调的演唱形式是歌手和女方媒人一问一答,感情真挚,妙趣横生。之后,女方媒人引导新娘对娘家的人逐一敬拜,同时赠送礼物。赠礼时,要先主后宾,先男后女,先老后少,所赠的物品为毯子、筒帕、花束、剪纸、糯米粑粑等。接着,歌队簇拥着新郎,在歌声中让女方家的媒人把刚才接受的包头系在新郎的头上,同时祝福新婚夫妇家庭和睦,吉祥幸福。这样,婚礼才告结束。

德昂族的婚配等级不严,只要姑娘和小伙子喜欢,百姓的儿子可以娶头人或富户的女儿,反之亦然。德昂族的传统习惯法是:姑娘让人看上了,不嫁是不行的。德昂族家庭夫妻感情融洽,离婚的很少。德昂族内部同姓不通婚,与其他民族联姻的比较少。

节日: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为德昂族过沙甘节,也即泼水节。泼水节期间,有采花、泼水、堆沙、祭寨门等活动。德昂族过泼水节,男女老幼先要齐集佛寺,听佛爷念经,用清水把佛寺内的释迦牟尼佛像和神坛洗涤干净,每个信徒喝口洗佛的清水,由一德高望重的老人将沾有水的鲜花轻轻向众人挥洒,然后才可以互相泼水祝福。泼水器俱必须干净,水也必须是清水。农历六月十四、十五日为奥瓦萨节,即进洼,也即关门节;九月十五日为豪瓦萨节,即出洼,也即开门节。在进洼、出洼期间,不能串姑娘谈情说爱。每年腊月初八日为烧白柴,全寨信徒前往寺院听经,佛寺点长明灯,寺外堆白柴,点火焚之。德昂族以尊敬老人为荣,每年稻米成熟过新米节时,后辈子孙要把新米饭添给老人先尝,然后全家人才开始进食。禁止直呼老人和长辈的名字,否则被视为无礼。

礼仪及禁忌:

在日常生活中,德昂族离不开茶,婚丧嫁娶、探亲访友,都以茶作为礼品,“茶到意到”。如参加婚礼时,要送一包扎有十字红线的茶叶;参加葬礼则送一包用竹蔑或竹麻拦腰捆扎的茶叶。到德昂族人家做客,好客的主人将客人迎上竹楼后,会捧出一杯杯烤得焦香的浓茶递到客人手中。

德昂族的竹楼一般都有两道门,即正门和后门。室内堂屋中设火塘,堂屋的正壁上,设有佛龛,供放佛像和贴佛经故事画等,旁边供奉祖宗灵牌。外人一般只能从正门的楼梯上下竹楼,禁止横穿甬道,从正门进后门出。佛龛和祖宗牌位禁止外人触摸,也禁止在此挂放东西。客人不能坐客厅内家长的卧具。屋内不能随地吐痰,不能用脚踩火塘里的柴禾。

德昂族崇拜蛇,视村寨附近的一棵大树为蛇树,四周围起围墙,每年行一次素祭。蛇树禁伐,禁人走近。每个村子都有村寨公共墓地,不分贫富贵贱,所有的死者都可入墓地安葬,平日一般不允许人进入并触动墓地之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云南主题旅游线路云南经典观光游 云南摄影创作游 云南深度体验游 云南高尔夫旅游 云南VIP尊享游 云南包车自由行

    云南旅游线路类集一日游 二日游 三日游 四日游 五日游 六日游 七日游 八日游 九日游 十日游 十一日以上游 丽江接团旅游线路 大理、丽江游 丽江、香格里拉游 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游 大理、丽江、泸沽湖游 大理、丽江、西双版纳游 昆明、大理、丽江游 西双版纳长线游 丽江、香格里拉、梅里雪山游 丽江、香格里拉、泸沽湖游 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泸沽湖游

    云南特色旅游专题云南温泉SPA旅游 云南元谋土林摄影 云南东川红土地摄影 云南罗平油菜花摄影 云南元阳梯田摄影 稻城亚丁旅游指南

    关于本站』『常见问题』『预定须知
    Copyright©2002-2023 云南旅行 - yunnantour.net 版权所有
    电话:+86-871-63338882 || 手机:+86-18908891220 || 微信号(WeChat ID):kmtrip
    QQ客服一:云南旅游线路咨询 QQ客服二:云南旅游线路咨询 云南旅游Gmail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