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民族简述

 

楚雄州是以彝族为自治民族的多民族居住的地区。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州内共有彝、汉、僳僳、苗、傣、回、白、哈尼、壮等36个民族。在这36个民族中,已在楚雄州境定居百年以上的有彝、汉、僳僳、苗、傣、回、白、哈尼8个民族,人口均在4000人以上。其中汉族和回族主要聚居于城镇、坝区或交通沿线,彝族、白族、僳僳族、哈尼族主要聚居或杂居于山区和半山区,苗族主要聚居于冷凉或高寒山区,傣族主要分布于武定、永仁、大姚3县的金沙江河谷地带。其余28个民族在楚雄州境定居时间一般在百年以下,大多数是在本世纪50年代前后来州境经商、教学、服兵役、当工人或干部而定居下来的,因而也主要分布于城镇、矿山或交通沿线。就民族人口分布的总格局而言,约占人口总数70%的汉族居住于全州总面积不到30%的坝区和半山区;而占总人口30%的各少数民族,居住于占全州总面积70%以上的山区、半山区、河谷地区。相对他说,汉族聚居区土地肥沃,人口众多,水利、交通条件较好;而各少数民族地区则地广人稀、山高谷深、交通不便,但资源比较丰富。
  楚雄州境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长期以来,各民族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怠,相互依存,创造了自己的历史文化。自新石器时代以来,楚雄州境活动者氏羌、百淄、百越三大族群,他们频繁迁徒、融汇发展,到秦汉时期,形成以滇文化(其后是辍文化)为主要特征的人们共同体。唐宋之际,各民族渐次进入封建领主制阶段,元、明时期实行土官制度,楚雄州境分布有楚雄高氏、姚安高氏和武定凤氏等40多个土官。明初以来,大量汉族进入州境屯垦,带来了较领主制先进的地主制经济,以及先进的农耕技术,促进了楚雄州各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自此汉族人口剧增,成为州境人数最多的民族。并逐渐演化成了大致与现今相同的民族分布格局。
  楚雄州境各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历来是不平衡的。相对而言,居住于坝区的汉族与回族发展较快,明代地主经济已经形成,明末清初改土归流基本完成后,地主经济得以确立。随着商品经济的出现,矿产(主要是盐、银、铁)的开发,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居住于山区、半山区与河谷地区的彝、僳僳、哈尼、傣、苗等民族,则相对地后进,这些地区的封建领主制被长期延袭下来,土司制度到本世纪30年代末才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同时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地域分割,信息闭塞,长期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封闭的自然经济,生产力十分低下。直至50年代前,在一些少数民族居住的边远高寒山区,仍是刀耕火种,迁徙无常,加之土司、地主或头人的重重剥削和压迫,生活极端困苦。
  州境内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经济上、政治上以及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上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相互习染,形成了汉族离不开各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密切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创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局面。

  • 上一篇资讯: 没有了
  • 下一篇资讯:
  • 云南主题旅游线路云南经典观光游 云南摄影创作游 云南深度体验游 云南高尔夫旅游 云南VIP尊享游 云南包车自由行

    云南旅游线路类集一日游 二日游 三日游 四日游 五日游 六日游 七日游 八日游 九日游 十日游 十一日以上游 丽江接团旅游线路 大理、丽江游 丽江、香格里拉游 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游 大理、丽江、泸沽湖游 大理、丽江、西双版纳游 昆明、大理、丽江游 西双版纳长线游 丽江、香格里拉、梅里雪山游 丽江、香格里拉、泸沽湖游 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泸沽湖游

    云南特色旅游专题云南温泉SPA旅游 云南元谋土林摄影 云南东川红土地摄影 云南罗平油菜花摄影 云南元阳梯田摄影 稻城亚丁旅游指南

    关于本站』『常见问题』『预定须知
    Copyright©2002-2023 云南旅行 - yunnantour.net 版权所有
    电话:+86-871-63338882 || 手机:+86-18908891220 || 微信号(WeChat ID):kmtrip
    QQ客服一:云南旅游线路咨询 QQ客服二:云南旅游线路咨询 云南旅游Gmail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