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绕山灵与本主节
本主,是白族特有的信奉。在大理,几乎每个村寨,都有自己的本主,而且年年祭祀,形式多种多样。
大理城北20多里的地方,苍山五台峰下的圣源寺里,供奉着的白族本主,是所有大理村村寨寨本主中,神中之神的最高本主——“中央皇帝”段宗榜。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正当春暖花开,洱海之滨一片春意盎然,祭祀“中央皇帝”本主的活动开始了,成千上万的白族男女老少,一个个浓装艳服,从四面八方涌来大理聚结,一个群众性的歌舞盛会——“绕山灵”,伴随着本主的祭祀在进行。
一支有着万千男女参加的歌舞大队,从大理出发,一路上又歌又舞,沿着苍山脚下,走向“神都”圣源寺。走在歌舞大队前面的,是经过乔装打扮的一男一女,动作诙谐而有趣,两人中间,是一根绿叶青枝的柳树,上面挂着响铃,缠着彩红和一个葫芦,男的一手扶在柳枝上,一手拿着牛尾巴的绳帚,女的也一手扶着柳枝,另一手拿着毛巾,摇着枝头响铃,柳枝举起又放下,放下又举起,即兴地边走边唱,后面跟着的人群,有的舞着霸王鞭,有的敲着八角鼓,有的紧挽着手臂,一对对,一双双,唱着优美的白族调和“花柳曲”,无比欢乐地来到圣源寺,在歌声舞步中,供奉完了本主,随即开始了美味的野餐。当夜色徐徐降临,寺前寺后,漫山遍野的树林里,燃起了篝火,无休无止的对歌,男唱女和,直唱到第二天黎明,。许多没见过面的青年男女,在对歌中相识,结成了美满的姻缘。第二天,浩浩荡荡“绕山灵”的队伍,又从神都出发,一对对,一双双,歌着舞着来到洱海之滨的村庄——“仙都”河埃城,没完没了的歌舞,优美的木叶声,唢呐声,有节奏地响在人群中,达旦通宵渡过一夜。第二天黎明生火造饭,又从“仙都”河埃城出发,沿着洱海岸边,向“佛都”崇圣寺进发,三天三夜,欢乐的歌声舞步,无休无止,三弦、唢呐吹奏着一个民族对本主的祭祀。
除了神中之神的“中央皇帝”本主外,每个村寨,还有自己信奉的本主,而每个本主,都不是超越凡人的神仙,有自己的事迹,原原本本的生活,有妻室儿女,亲戚朋友,有各自的衣食爱好,甚至还有违反封建道德伦理的“街私通”,虽然都是享受烟火供奉的神,但分明又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后来在传说中,也从不避讳,不为之“隐恶扬善”,一味颂扬。每年根据沿袭下来的本主的诞辰,蓟了时候,都要举行祭祀,祭祀的形式,因本主的性格、爱好而各有所异。有的村寨,装扮起披红挂绿的骑马,扶着木雕的本主,端坐在马背上,男女老幼簇拥在马后,又歌又舞,来来回回由村头绕到村尾,有的村寨,扎起五彩的花轿,八人抬着轿里的本主神像,吹吹打打,穿过村寨。末了,又把本主雕像,送回到庙里,全村老少,共同聚餐,晚上,请来“大本曲”的歌手,在龙头三弦伴奏下,弹唱起本主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