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创造跨越发展奇迹 梅里雪山成世界品牌

在升平镇阿墩子社区75岁扎史吾堆老人的回忆中,我们“走进”了60年前的德钦县。那时,扎史吾堆一家8口人就住在阴暗潮湿的土墙房里,靠的是刀耕火种,一年到头辛苦劳作,却依然要饿肚子。 “边远”、“贫困”、“落后”是德钦的代名词。但60年后的今天,偏居一隅、一穷二白的德钦县创造出了跨越发展的奇迹。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8819万元,与1980年相比增长近58倍。财政总收入达到6102万元,比1980年增长142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58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98元。“我现在就像生活在天堂里。” 坐在自家宽敞明亮的大藏房里,扎史吾堆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旅游文化富县 ▶梅里雪山成世界品牌

1998年,天然林禁伐,几乎没有什么产业的德钦县财政收入由1000多万元“高台跳水”到不足百万元。德钦县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优势,在尊重自然,重视和谐的前提下,提出了“生态环保立县、旅游文化富县、特色产业强县、科技人才兴县、和谐稳定安县”的发展思路。

之后,德钦县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叫响了以梅里雪山为核心的世界级旅游品牌,凸显自然景观、绿色生态、民俗风情、宗教文化4大特色,把全县的旅游资源优势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主导产业。

梅里雪山脚下澜沧江岸边的明永村过去是一个贫困村,全村50多户人家,过去就连买点盐都要出几身汗翻山越岭才行,现在旅游公路通到了村里,全村组织起了150多匹马参与旅游服务,牵马人年均收入就有上万元,10多户人家开了饭馆、旅馆等。在德钦靠旅游发家致富的人不计其数。

生态环保立县 ▶打造葡萄“订单农业”

生物产业是德钦县培育的新型产业之一,县里利用自然气候和地理优势,打造葡萄“订单农业”,目前全县累计种植葡萄面积达到1万多亩。同时,虫草、松茸、羊肚菌等林下生物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成为农业人口增收致富有力支撑。

处在三江并流腹心区的德钦县“众水流金,群山蕴宝”。随着全县水能资源开发步伐的加快和城网、农网建设进程的推进,全县电力工业实现稳步发展。矿产资源开发工作成效明显,羊拉铜矿等一大批矿点得到有序开发,矿产资源开发对全县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环境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绿色”工业在德钦崛起。

“行路难,难于上德钦”,这是过去对德钦交通的描述。过去,唯一进德钦境内的214线都是土石路,从香格里拉县到德钦县需要两天时间。如今214油路、德维油路和正在建设中的德盐油路等交通网络把德钦和外面的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

科技人才兴县 ▶现代教育体系现雏形

“要发展,教育先行。”过去德钦没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文盲率高达97%。一直以来,德钦县举全县之力,打好“两基”攻坚战;稳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进一步优化;认真落实教育“两免一补”和高原农牧民子女生活补贴政策,启动实施德钦县贫困生“65432”救助计划,截至目前初步形成了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电化教育为一体的现代教育体系。

藏族群众把治病救人的医生尊称为“门巴”,佛山乡溜筒江村朔日村民小组是个只有60多人的自然村,以往村民们到乡上看病要走6个多小时山路。如今,全县六乡两镇都建立了规范、系统的乡村医院,42个村委会都建立了规范的卫生室,离行政村卫生室或乡镇卫生院5公里以上,人口较为密集的自然村建立了119个农家卫生室。现在村民小病不出村就能诊治。

上学拿“工资”,病了有保障,老有所养,幼有所扶是德钦社会事业的真实写照。

记者 崔仁璘 王坚(春城晚报)

云南主题旅游线路云南经典观光游 云南摄影创作游 云南深度体验游 云南高尔夫旅游 云南VIP尊享游 云南包车自由行

云南旅游线路类集一日游 二日游 三日游 四日游 五日游 六日游 七日游 八日游 九日游 十日游 十一日以上游 丽江接团旅游线路 大理、丽江游 丽江、香格里拉游 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游 大理、丽江、泸沽湖游 大理、丽江、西双版纳游 昆明、大理、丽江游 西双版纳长线游 丽江、香格里拉、梅里雪山游 丽江、香格里拉、泸沽湖游 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泸沽湖游

云南特色旅游专题云南温泉SPA旅游 云南元谋土林摄影 云南东川红土地摄影 云南罗平油菜花摄影 云南元阳梯田摄影 稻城亚丁旅游指南

关于本站』『常见问题』『预定须知
Copyright©2002-2023 云南旅行 - yunnantour.net 版权所有
电话:+86-871-63338882 || 手机:+86-18908891220 || 微信号(WeChat ID):kmtrip
QQ客服一:云南旅游线路咨询 QQ客服二:云南旅游线路咨询 云南旅游Gmail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