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用草串着卖
云南因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区,受纬度位置和垂直高差双重影响,气候类型多样,南方是热带季风区形成的河谷盆地,东部是被形容成"万紫千红永不凋"的冬暖夏凉气候。云南还是中国少数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除了汉族以外还聚居着有彝、白、壮、傣、纳西、藏、瑶族等其他25个民族,占了全省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正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风貌,特殊的气候状况,多彩的民族风情,奇特的风俗习惯,产生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奇异现象,随着远来的游人、匆匆的过客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留下短暂的足迹并离开之后,他们所耳闻目睹的那些奇闻异趣也逐渐流传开来,并每每被冠以怪"字,也因而流传下"云南十八怪"、"云南二十八怪"、"云南八十一怪"等说法。
鸡蛋用草串着卖:老乡们为了便于买主携带所购买的鸡蛋,又不被碰坏,便以竹蔑或麦草贴着蛋壳编,每个都隔开,十个为一串,可以挂在墙上,想吃的时候便吃几个拿几个。
山高坡陡卖鸡蛋——如何包装费思量?拆把稻草扎成串,健步如飞爬大山。
"鸡蛋拴在山草上"听了令人好奇,也觉得不踏实。如果到元阳、绿春、金平等山区地带去,那"鸡蛋用草拴着卖"的现象随处可见。
先将数根干草的一端拴在一起,这束草就成放射的爪子状,在"手爪"中放进一个鸡蛋,用草横捆一道,相当于让数个"手指"把鸡蛋握紧。如此这番,逐个捆扎包紧,直至成串。拴起来后, 有的呈条形状,有的形似冰糖葫芦,乍一看,还以为是某种民间工艺品。
包裹的草并不将鸡蛋全部包严,而是让鸡蛋露出约三分之一,便于查看。有些人习惯把鸡蛋对着太阳看一看,据说除了看鸡蛋是不是新鲜之外,还要看鸡蛋能否孵出小鸡来。十个鸡蛋被拴成一串,买鸡蛋的人就不用一个一个地举到太阳前,而是一次就查看十个。
为什么鸡蛋要用草拴起来── 云南多山,坡陡谷深,山路崎岖,外出行路不是爬高下低,就是跨沟过坎。因此山区的主要搬运方式便是背具:背箩、背筐、背架、背袋以及背绳等等,或肩背,或头背。产在崎岖的山路上,尤其是一种由乱石组成的"包谷路",每一步都几乎踏在石尖上,像踩梅花桩一样,一不小心,脚就卡在石缝里,扭了脚脖子是常事。再加上不断地爬坡下山,跳沟过坎,别说新鲜鸡蛋,是都熟的鸡蛋也折腾碎了。用草拴的鸡蛋则无一破损,全部完好。
拿一根拴鸡蛋的草来仔细研究,发现其呈中空的圆柱形,有一定的强度和弹性,也算得是一种缓冲减震材料。这种干草还具有一定的吸湿、透气、防晒特性,对鸡蛋有一定的保鲜作用, 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用花钱,或是花钱不多;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不污染环境,且本身就是从大自然里来的,很容易就回到大自然里去了。 除了草之外,还用藤、麻、竹、木、叶等作为各式各样的包装材料。
鸡蛋拴着卖"的一个基本而简单的理由:携带方便,安全可靠。计算方便,交易简单,不以个算,也不计斤两,而是以串论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