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十八怪——竹筒能做水烟袋
云南因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区,受纬度位置和垂直高差双重影响,气候类型多样,南方是热带季风区形成的河谷盆地,东部是被形容成"万紫千红永不凋"的冬暖夏凉气候。云南还是中国少数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除了汉族以外还聚居着有彝、白、壮、傣、纳西、藏、瑶族等其他25个民族,占了全省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正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风貌,特殊的气候状况,多彩的民族风情,奇特的风俗习惯,产生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奇异现象,随着远来的游人、匆匆的过客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留下短暂的足迹并离开之后,他们所耳闻目睹的那些奇闻异趣也逐渐流传开来,并每每被冠以怪"字,也因而流传下"云南十八怪"、"云南二十八怪"、"云南八十一怪"等说法。
火筒能当水烟袋:当地人抽烟所用的烟袋很像内地的吹火筒,只不过吹火筒是往外吹,而它是往里吸,烟气经过水过滤,可以减低焦油的浓度,味道更加清凉香醇。
直接吸烟焦油浓\竹筒巧做水烟筒\烟气经过水过滤\清凉香醇乐融融;
竹筒当烟袋,说怪也不怪,竹子茂盛烟草多,竹烟在一块。
云南的竹制水烟筒,虽然样式大小有异,但其构造都一样。 云南的竹制水烟筒,如果绘制说明书,则可将其一分为二:筒身、烟嘴、如此而已。 筒身部分,一般长80至90公分,直径10公分左右。在筒身下部约三分之一处,切一斜口,插入由竹管──直径2公分左右──做成的烟嘴,烟嘴小孔周围包铜片一圈,顶端刻嵌羊角状小角两只,呈V型,中间便于放置火引。水烟筒上最讲究的部分莫过于烟嘴了;有用琥珀的,有用悲翠、玛瑙的;连接处镶金嵌银,下端挂有丝穗,作为装饰。
烟嘴竹管插入筒身的位置是"这只烟筒好不好抽"的关键所在,插入的位置过高,则因入水较浅而"翻不起水";插入过低,则因入水过深而"翻不动水"。故有经验的师傅,均视筒身长短粗细,准确选择开口处,使其高低合适,深浅适当。吸抽起来不费力气,响声低沉厚重,烟丝燃烧均匀,烟气浓郁量多,如此可称佳品。 制作烟筒,则根据竹材不同而方式不同。
一般而言,取粗大竹子为材,劈为竹坯若干,保留翠绿竹皮,使各块竹坯呈一定弧度,便于互相隼接,终成圆筒。备好料后,浸泡、风干若干时日。然后逐片修整,逐坯搭配,凑成圆筒。底部嵌入竹节或木制底盘,务需严丝合缝,接缝处涂上牛皮胶,不使漏水,圆筒上大箍三匝。箍,有用竹皮扭线者,亦有用马口铁皮打箍者,最普遍的是采用镀铜铁皮为箍者,看上去绿筒金箍,灿然耀眼。三匝金箍分别箍于筒身之底、烟嘴插入处及筒顶吸口处。烟嘴嵌入处的接缝,或上牛皮胶,或上沥青,讲究的则上环氧树脂,也须得一丝气不漏,一滴水不渗。做好后,装水试吸。不漏气、水的检测方式是:以手指按住烟嘴小孔,然后吸,吸之不动为好,猛一放手,有水自小孔中飚出为好。
另有一些较特殊的制作方法,如滇南金平、河口一带,竹坯劈成细条,宽仅一二公分,三五十条竹坯方可箍成圆筒。又有更巧的工匠,将粗大竹坯劈成细条时,两三根竹坯上的竹皮相连不断,而坯条之间不相连,如此制成的烟筒,称?quot;连皮烟筒",售价颇高。而在元阳、绿春的哈尼族那里,则有取粗竹筒整根制成烟筒,当中竹节打通,只留底节,更是简单易行,称之为"独筒烟锅"。 西畴特产的清香木水烟筒,花纹多姿多彩,有像山水,有似花草,有如翠竹,有若青松。筒上或加铜箍,或加银箍,刻有龙凤鸟兽。扣手如虎头昂扬,烟嘴如鹰爪捕物,也算得是水烟筒中珍品。
随着卷烟的发展,也随着清闲日子的减少,吸水烟的队伍在缩小,水烟筒势必作为古董陈列于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