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记行

 

 

在盆地里待久了,老是看到头顶上这块散不开的乌云,心中烦闷得很,我自从85年入川,至今十多年没见过一次盆地上空的中秋明月!有了机会总想出去透透气,所以刚一放假,我们就踏上了南行的路途。走出机舱来,昆明给人的第一个感觉是蓝天、丽日、白云、暖风,一句歌词跳出了心中:“解放区的天是明亮的天……”,真想放声高唱四川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呦吼、喜洋洋喽喂……”,咳,不是盆地中人你还真难以体会这句民歌的真缔噢!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艳阳天下的南国大地在两天前还在飞舞着鹅毛大雪、使数万旅客滞留机场呢!昆明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彩云之南名不虚传,这也是我三年之内两度踏上这块红土地的原因之一。至于另外的原因嘛,啊哈哈,我少年时期多次拜读赤脚作家艾芜的《南行记》和《南行记续篇》,对傣乡热带风情和那大青树下的小卜哨十分向往,曾立志要娶一个傣家小卜哨为妻。但那个年代理想只能是空想,等我有机会第一次来到版纳、进入傣乡时,已是不惑之年、“壮志难酬”了!但那彩云之南高大的大青树、婀娜的凤尾竹、俊俏的小卜哨仍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秀色虽不可“餐”,但可以赏,所以今天我要再次走进云南、走入傣乡。

 

边城除夕夜

  飞机从昆明起飞,只需要四十多分钟就来到了傣乡的上空,最为引人的注目标志当然还是那婀娜多姿的凤尾竹了。从天空上看下去,芒市的农田很规范,整整齐齐的方块田,让人联想到那很可能是当年数十万支边青年的血汗作品,心情不由得格外激动。

  芒市虽然是一州之首府,但毕竟是边城小镇,临近除夕夜的市面显得很清静,许多商店都在一片爆竹声中拉下了卷帘门。我们当然不管是不是除夕,抓紧时间看风景是唯一的目的。到过版纳的人都知道,在景宏的大街上如果你看到穿筒裙的女子,十有八九那是外来的游客赶时髦应景,而非真正的傣家卜哨。要看纯正的傣家姑娘,只有去橄榄坝。而芒市却不然,这里游客很少,满大街都是民族打扮的傣家女子,与版纳傣女的装束大同小异,细看略有区别:德宏傣寨按汉人称呼有“水傣”和“旱傣”之分,水傣一般指瑞丽、畹町等沿瑞丽江居住的“傣德”;旱傣则泛指潞西、梁河等其余地区的“傣勒”(版纳则是称“傣泐”)。水傣的装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彩色筒裙、齐胸短衣,头插鲜花。而旱傣的装束稍微朴素一些,特别是已婚妇女,一般都是黑色筒裙,黑色包头或白毛巾包头。与版纳傣族最为明显的是德宏傣族多穿大襟上衣,而版纳傣族多穿对襟上衣。由于德宏地区比版纳的气温略低,冬季的傣家女子还喜欢在民族上衣的外面罩上一件小西装,很象画了装等着上台就脱外套的女演员,让人看了别有一番风味。

  游览过闻名全国的树包塔奇观和在《西游记》中多次出现的德宏军分区门口的大青树之后,天色已近黄昏,忽然想起可能要饿肚子!因为沿途到处都看到店铺在关门,许多赶街的傣家人已是急急匆匆地往回赶路。走了几条街,没看到一家卖吃的铺子,心中慌了神,赶快先买了几包方便面稳定军心,心想这个除夕夜的年饭很可能要和“康师傅”共度了。终于,在农贸市场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家还没来得及收摊的傣家小吃店,那是供赶街的傣族卖菜人填饱肚子那种“鸡毛小店”,几个傣族小青年正在边吃边喝酒,所以耽误了老板娘收摊,也因此使我们全家没在除夕夜来临之时饿一顿肚子。十三元钱的一顿年夜饭,吃了五个菜和一个汤,尽管身后杀鸡点的臭味不时飘过来,但还是吃的很高兴,总算不至于请康师傅和我们一同共进年饭了。

 

一寨两国风光

  今天是年初一,早上喊车很困难,只好劳驾邮电宾馆的值班小姐传呼了一辆的士,平日里芒市到瑞丽只需100元的车费,今天非150元不干,只好任人宰割了。
芒市到瑞丽的公路还很不错,一百多公里路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这都要归功于几年前的边贸开发热,当时来这里炒房地产的、倒运木材的、走私汽车的、贩卖毒品的,五花八门的所谓“开发”,闹腾的整个南疆一派火热景象。如今是时过境迁,走私贩毒一卡紧,缅甸又不搞商品经济,我们的所谓边贸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其他的各种附加开发活动随之降温,瑞丽变的冷冷清清,连旅游者也不多见了,每天从昆明只有一到两班飞机飞芒市,与昆明飞版纳的每十分钟一班飞机相比成为非常大的反差。

  整个瑞丽三面被缅甸包围,拥有两个国家级口岸和一个省级口岸,与缅甸的木姐、南坎两市接壤,更多的地方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一井两国、一寨两国、一房两国的国境线奇观。在瑞丽==弄岛的公路上,有一个叫芒修的傣寨,公路边上就是界碑,边防检查站就设在公路旁边,下了公共汽车走上十步就能出国。当然,我们这种持边境通行证的人是不能随便走出这十步的,而对于边民来说,根本不存在什么国境线,他们本来就是一个寨子的乡亲嘛,甚至本来就是一座竹楼,哪里有什么边境线拦得住“这边”和“那边”?我纳闷的是这种公路沿着国境线修、检查站紧靠国境线建的景象只有在我们中国一方,而缅方则什么也没有,真正的国门大开,既无军人也没有检查站。这种现象在姐告口岸、畹町口岸和弄岛口岸都能看到,似乎边境只是中国一方的,只有中国武警和警察防守,根本不见缅方军警的影子。在姐告边境的缅方一侧甚至有中国边防武警的办事机构,让你看了大吃一惊:我的感觉是中国已经完全“镇住了”对方。94年时我到过中越边境友谊关附近的弄饶和波寨两个小口岸,也有同样感觉,让人怀疑边境冲突时究竟是谁先打谁的?

 

瑞丽街头的孟加拉流浪汉

  在瑞丽的边贸商品街和姐告口岸一带,常可看到一些皮肤幽黑、身材矮小、眼睛很大、鼻子较直身穿花格筒裙的男人,他们是从缅甸过来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人。这些人整天在口岸附近流浪,有时帮助进仓库的货车卸卸货挣点钱,有时三五成群的站在街边什么也不做。他们没有固定的职业和住址,大部分是白天进来、晚上又回缅方,有些人也偷偷在瑞丽的贫民窟里住。从形象上看他们和印度电影《流浪者》里的拉兹差不多,只是“尺寸”要小一些。他们会在你逛边贸街时突然过来拍拍你的肩膀,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话跟你打招呼:“好久没见你啊!”,让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半天回不过神来。其实,他是与你拉近乎,希望你买他手上的玉镯或是小玉挂件,晚上逛边贸市场遇到几个这种人真让人有点心虚。国旅的老杨说,不用怕,这些人虽然卖的全是假货或者低档货,但是偷抢扒拿的事好象还没听说过,毕竟他们没有正式的中国护照和边境证件,犯了事可没有他的好果子吃。这种现象在其他地方从来没有听说过,也算是边城瑞丽的一景吧。

 

我看到了傣家小卜哨丢包!

  年初三,我们的行程已满,该是返程的时候了。车子刚出瑞丽,就发现路边不时的有三五成群的傣家小卜哨,她们头戴成串的塑料花,身穿粉红色短上衣,由于下雨,外面还笼了件不扣扣的小西装,下身着彩色筒裙,打扮的真可谓是花枝招展,沿着公路边走边说笑着什么。我想可能这是哪家姑娘出嫁,她们是我们内地人所说的伴娘吧?从畹町到遮放是平坝地段,公路两边这种打扮的小卜哨越来越多,而且还看到路的另外一边往往是一群傣家小伙子,我不禁怀疑起来,哪有这么多冒雨在公路边迎亲的年轻人呢?于是便注意着观察路边人群的举动,这时一辆车子从对面开过来,由于下雨路滑,车速不快,使我有幸看到了令人激动的一幕:在车子开过路两边姑娘和小伙的一瞬间,姑娘们“喔——喂!”的一声喊叫,隔着公路和汽车迅速抛出了一个个物体,小伙子们则跳起来接在手中。啊!是丢包!!原来舞台上大家看到的丢包习俗,实实在在的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不同的是舞台上反映的多是在凤尾竹林里,而现实却是在公路两边。咳,傣族青年太浪漫了,这真是诗歌一样的生活啊!老杨告诉我们,每年的春节期间是傣家少年谈情说爱的浪漫季节,傣族是完全的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十五六岁以上的姑娘都会出去丢包,当然不是象舞台上那样丢一次包就订下终身,而是把丢包当成一种交际的形式,丢多了当然就是有意思了。至于为什么要隔着公路、隔着汽车丢?这大概是现代丢包的一种创造吧?我猜想那是为了防止丢的时候尴尬,丢过去万一对方不接招也不难为情吧?能在傣乡欣赏到这种原始的爱情游戏,真是不虚此行啊!

 

来源:德宏信息港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云南主题旅游线路云南经典观光游 云南摄影创作游 云南深度体验游 云南高尔夫旅游 云南VIP尊享游 云南包车自由行

    云南旅游线路类集一日游 二日游 三日游 四日游 五日游 六日游 七日游 八日游 九日游 十日游 十一日以上游 丽江接团旅游线路 大理、丽江游 丽江、香格里拉游 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游 大理、丽江、泸沽湖游 大理、丽江、西双版纳游 昆明、大理、丽江游 西双版纳长线游 丽江、香格里拉、梅里雪山游 丽江、香格里拉、泸沽湖游 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泸沽湖游

    云南特色旅游专题云南温泉SPA旅游 云南元谋土林摄影 云南东川红土地摄影 云南罗平油菜花摄影 云南元阳梯田摄影 稻城亚丁旅游指南

    关于本站』『常见问题』『预定须知
    Copyright©2002-2023 云南旅行 - yunnantour.net 版权所有
    电话:+86-871-63338882 || 手机:+86-18908891220 || 微信号(WeChat ID):kmtrip
    QQ客服一:云南旅游线路咨询 QQ客服二:云南旅游线路咨询 云南旅游Gmail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