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老君山黎明河谷旅游区修建性详规通过评审
10月28日,由云南省旅游局主持的《丽江老君山黎明河谷旅游区修建详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评审会在昆明举行,评审通过了该规划。
黎明景区位于老君山国家公园的北部,是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北环线的入口形象区域,处于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传统利用区和游憩活动区之中,是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的主要游憩空间。据了解,由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北京艾威联合旅游顾问有限公司共同编制的《规划》,是在《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江并流”国家风景名胜区丽江老君山景区重点展示示范区详细规划》和《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08至2020年)等上位规划的指导下,对黎明景区中游憩资源重点地段——黎明河谷旅游区进行了修建性详细规划,并对该区域旅游系统进行了系统规划,重点解决生态资源保护、生态游赏以及社区参与等建设问题。
本次规划区位于黎明景区红石街至黎光村呈南北向的狭长河谷地带,是丽江老君山北环线的重要通道,规划面积为108.61公顷。规划目标为:充分考虑村寨现有的自然地理条件并尊重村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完善各功能分区间的相互关系,营造一个功能分区明晰、合理,环境优美的田园生态村落;同时重视民族文化及其生态的延续和保持,将整个区域建设成为黎明景区中富有特色的集生态观光、乡村民俗体验、营地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傈僳族风情谷。规划区性质定位为:以幽美的“丹霞、森林、村落、农田、溪流”河谷风光为背景,以浓郁的傈僳文化为底蕴,通过乡土、传统元素的充分演绎,将黎明河谷打造为遗产乡村营地廊道。规划布局结构为:“一廊道五片区”。“一廊道”即规划区南北向的主题轴线。通过廊道将各区联系在一起,成为以傈僳族风情体验为纽带的乡村营地廊道。“五片区”即入口服务区、亲水体验区、乡村营地休闲区、傈僳风情综合区、流水影像区。规划还坚持了注重社区参与,落实村民就业的原则,拟以民俗旅游为核心,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产业结构,发展节庆旅游、庭院乡村体验、民俗特产开发等旅游项目,带动当地村民就业,使当地农村劳动力在产业结构优化中得到合理分布。
来自省旅游局、发改委、住建厅、环保厅、林业厅、中国旅游研究院昆明分院、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省设计院、云南方城规划设计公司及相关部门的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审组在阅读规划文本、图件的基础上,听取了规划设计单位的汇报。经过充分讨论,形成了以下评审意见:黎明河谷系丽江老君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条件分析的基础上,《规划》从空间布局、功能分区、道路交通、土地利用、绿地与景观、环保与环卫、给排水、防灾和电力电信工程以及道路竖向等方面,对黎明河谷进行了系统规划,且确定了相关经济技术指标,进行了建设项目投资匡算。《规划》要素齐全、内容全面、图件齐备,符合国家《旅游规划》通则及相关文件的要求。该《规划》对黎明河谷的地貌、生态、文化等特色把握准确,开发重点明确,空间布局合理,项目设计切合当地特点与实际,专项规划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专家组一致同意该《规划》通过评审。(和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