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团”背后的“一米阳光”
“醉翁之意不在酒”,艺术品拍卖上餐桌。韩怡 摄
2009年对于云南旅游从业人员来说,可谓是情感交加,悲喜交集。喜的是,《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的正式获批犹如一把利剑,划破了盛夏的长空,将一个云南旅游产业的方向标深深烙在了云南旅游人的心中;接着改革试点正式启动,掀起了一股旅游二次创业的热潮,鼓舞人心。
悲的是,《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综合整治云南旅游市场的意见》出台已近一年,成效依然不容乐观。记者在暗访的过程中,虽然也看见了市场令人可喜的进步,但是更多的依旧是惶恐和不安,“零负”还在,“买团”还在,“赌团”依然还在。旅游安全救助体系的出台更是时不我待。
当然,还有一种莫名交加的情感:云南旅游在实施二次创业转型战略的过程中,不可否认是在做一场质变与量变的博弈,旅游线路产品的质与量的博弈,休闲度假与观光产品的博弈,传统与维新的博弈,还有良心与利益的博弈。这些博弈,让我们看到,并感受到了“赌团”背后缓缓升起的“一米阳光”。
我们面对的现实是,一直以来“博弈”在面对持续“病态”的旅游市场发展长路时,就是举步维艰,难于上青天。上周,本报报道的《怎一个“赌”字了得》在行业里就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说本报的报道有过而不及之嫌,有人说本报的报道真实而铿锵,还有人认为本报报道的真实却对导游、司机、旅行社、购物店的生存提出了挑战……
其实,本报记者兵分两路,对我省“零负”重灾区昆明、大理、丽江一线进行了调查,历经种种困难作出的暗访报道,只不过是抱有一颗责任心,客观地反映市场现状,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引起各方的重视,推进整治的步伐,为云南旅游的健康与纯净献出一份绵薄之力,让云南旅游形象永葆青春。
策划 段义松 撰文 记者 李文女 韩怡(春城晚报)
质变博弈量变
质变与量变的博弈,是旅游市场的永恒命题,云南旅游的接待量每年都以亿为单位来计量,而云南旅游的量变似乎并没有带来质变的飞跃,“质”始终只与少数市场份额有缘。诸如:纯玩团、高尔夫之旅、休闲度假之旅、欧洲游以及目前相对纯净的台湾游。
记者在跟踪采访业者的时候,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者对记者说,一旦杜绝了“零负”、“赌团”,云南旅游的量会急剧下降,到时候会比“非典”还“非典”,还有的业者说,如果实现了质的飞跃,会让云南旅游陷入孤岛的境地。还有的业者回应:说“孤岛”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到底怎样不得而知。
质变与量变,表面看似乎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细细品味,其实:质变和量变在博弈的过程中也可以相互促进,相互提升,质变提升量变,量变扩容质变。
10%VS70%:
四两拨千斤
行业里的人都知道,云南旅游的发动机,承载入滇游客70%以上的昆、大、丽黄金线产品在对市场销售上,呈现出了70%汽车团,20%火车团和10%飞机团的三足鼎立格局。记者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汽车团与火车团均以“零负”团费、“赌团”占据了主流,让整个市场都被动进入了非比寻常的运营轨道。更有趣的是,同样是以飞机入滇的游客,在不同的运营模式下,仅仅拥有市场10%份额的飞机团,却能够“四两拨千斤”,战出了一份让人喜出望外的硕果:10%飞机团操作规范,没有“零负”团费,更没有因零负团费引发的“赌团”怪现状。统计下来,相比昆明康辉旅行社等旅行社龙头企业一年数以亿计的游客接待量,虽然一年仅有几万人的接待量,却能在保障旅游全程“质”的同时,向云南旅游贡献出惊人的利润率与税收率。本刊去年推出的《旅行社在竞争中蜕变》专题就曾报道:主要以机场散客接待业务为主的云南空港旅行社自2002年成立以来至2008年6月,旅行社主营业务收入22225万元,利润总额2826万元,上缴各项税金1153万元,净利润1813万元,净资产增值947万元,投资回报率达448%。
其实,飞机团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神话般的成绩,与依托机场优势资源,秉持诚信经营、创立品牌运营理念的空港旅行社的确关系密切。旅行社于2004年至2007年连续4年荣获“全国百强国内旅行社”、“云南省十强国内旅行社”和“昆明市十强国内旅行社”称号,多次荣获省市行业主管部门“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消费者满意企业”等荣誉称号,并继2006年后再次荣获“2007盘点云南旅游—年度金牌旅行社”荣誉称号,公司已成为了国内机场中最具旅游资源整合优势和专业管理水准的优秀企业。
一位媒体资深策划人这样分析“空港模式”,他说,这是见证质变博弈量变的最好体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飞机团、火车团、汽车团好像是没有可比性,三者所依托生存的旅行社环境都不一样,但是,从三者创造的利润空间来看,的确是有相互博弈的地方。如果,火车团、汽车团也能像飞机团一样,以质量来规范市场,以净化旅游市场软环境为宗旨,从而才能实现质的真正飞跃。
“零负”VS“导服”:
辩证来看是质化了
辩证地看,如果说“零负”的贡献是让游客花最少的钱领略了彩云之南的迷人魅力,那么,“零负”的另一大贡献,不可否认是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了导游和司机的服务质量。这也是今年本刊记者重走黄金线路暗访所得到的一大感触之一。
在昆大丽五晚六天旅游团的暗访旅途中,记者明显感受到各地的导游在景点解说和服务质量方面较去年有很大的提高。其中,自称是大理“金牌导游”的大理地接导游,以其流利顺畅的解说词、细致周到的服务、顺理成章的安排为当天匆忙的行程增色不少。该导游的一番话让记者顿时感觉到“零负”的确是促使了导游质量间接地提高了。
他说:“如果你要买东西,请到香港、上海去,来到大理看的就是少数民族风情,品味的就是大理国的文化,领略的就是七彩云南的魅力。但人的一生不能不来的大理,并不是各位一天就能玩完的,要想短时间内体验蝴蝶之乡的梦幻旅程、妙香佛国的古老文化,就去欣赏一下《蝴蝶之梦》。《蝴蝶之梦》平时只接待政府人员和贵宾团队,普通散客是享受不到这种待遇的。但今天我接了这个团,所有的团员都是我的贵宾,于是我私自帮游客做了决定,去协商蝴蝶之梦的门票,让大家都能够去体验震撼、感受大理的魅力……”一段看似发自肺腑的导游词让众多团友心甘情愿地掏了腰包。这种方式取代了往年那种“你不看表演就不能下车,你不买东西就要交我人头费”的赤裸裸的强迫性。服务方式更细致,也更巧妙了。换句话说,为了更好地让客人购物,导游就必须做好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才能迎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可见质变带来的是提升量变的结果。
昆明某旅行社老总就告诉记者,价格高不一定等于质量高,他承认他旅行社有大部分是赌团,团费有相当低的,最低的时候昆大丽游程产品卖到了120元,但是整个游程并没有接到游客的任何一起投诉。他说,“赌团”并没有影响到整个云南旅游的生命,但是如果根除他,云南旅游的未来不可预见。
一位资深策划人表示,其实,自去年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综合整治云南旅游市场的意见》出台以及今年5月1日新《旅行社条例》的正式实施后,云南的旅游从业者无疑也逐渐意识到了只有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才能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