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干旱,昆明旅游风光依然美丽
截止昨天,昆明没有因游客“缺水”而引发的旅游投诉。同时旅游的自然景观、文化特色得以保持原有风味。服务质量的攀升更是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到昆旅游。下一步,昆明将向全球营销特色旅游。
昆明团结乡万寿菊引来八方宾客。记者王俊星/摄
没有游客投诉“缺水”
“昆明迄今为止没有接到一起因缺水引起的旅游投诉。”昆明市旅游监察支队相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介绍,昆明的旅游景区、宾馆酒店完全保障了游客饮水、洗脸、刷牙、洗澡等生活用水,旅游没有出现限制用水情况。昆明各大景区都在积极加大设施维护,确保景区正常用水。同时,以积极推进绿色环保旅游、降低水资源消耗为主题,宾馆酒店更是强化了节水储水措施。
即使是在以水为主打的民族节日“泼水节”,也通过蘸水祈福、民族歌舞表演等多形式的活动内容,确保了这一特色旅游项目的文化魅力,以及游客的参与性和娱乐性。云南民族村在今年的泼水节中就打出了“节约”牌,在保证节水的同时,用“浴佛祈雨仪式”等极具特色的活动,以民俗的形式为减缓云南旱情祈雨求水,传递吉祥、幸福和健康,送给游客更具民族文化的特殊感受,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用水很方便,住宿、生活和旅游质量没有因为干旱‘打折扣’,旅游活动的民族文化仍然十分突出,我们力挺昆明。”大旱期间从武汉来昆明旅游的谢先生对春城之行非常满意。
节水仍是“行业主题”
面对大旱,昆明旅游风光依然美丽。
“昆明景区主要以人文历史为主,自然风景区对水的依赖性很小,就算是滇池,也只是水位有所下降,但她依然美丽。”昆明市旅游局副局长庞博河说。
云南民族村副总经理张立明介绍, 民族村的水域面积占到了整个村寨的40%,储水量大,虽然前段时间干旱,水位也仅是小幅度的下降,景区就地取材,种植水白菜等改善水环境,丝毫不影响景区的面貌及游客游玩的兴致。更为重要的是,在提倡或引导游客节水的同时,今年民族村投资新建了一套水处理设备,将处理过的中水实行“再次洁净”,确保了景区水质对人体无害,也确保了景区风光的清洁迷人。
石林是昆明的王牌景区,石林风景区管理局相关人士表示,石林主要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体,干旱对景区风光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影响。石林景区的草地、绿化带等,都是按照正常的秩序进行浇灌,确保了景区的郁郁葱葱。
昆明旅游景区虽然没有因为干旱而“失色”,但节水仍是旅游行业的主题。
在昆明许多旅游景区,随时可以看到醒目的节水警示标语。一些酒店贴出了给顾客的“节水倡议书”,昆明701快捷酒店的倡议书上这样写到“敬请入住本店的顾客用科学的知识去合理使用宝贵的水资源,用实际行动去节约每一滴水,节水,惜水,从我做起。”
全球营销昆明旅游
昆明旅游“不差水”为游客提供了生活方便。而昆明旅游质量的提高,更是吸引了八方宾客。
今年春节期间,昆明市旅游局开展的“国内游客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来昆旅游者对昆明旅游业的总体满意度为98.2%,比去年同期上升0.76个百分点。“五一”期间,游客们认为“在狂欢气氛中充分感受到了昆明的魅力,对生活、住宿、饮食、出行等都相当满意。”
数字显示,昆明一季度接待游客量790.75万人次,同比增长10.1%; “五一”三天小长假,昆明11个公园迎客31.6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有的公园游客增涨了20%左右。
面对干旱,昆明市旅游局局长黄峻峰表示:“来昆明旅游就是对昆明抗旱救灾的最大支持,昆明一定会以积极、绿色、环保的姿态,欢迎海内外游客来昆明旅游。”
目前,本着向全球推介昆明独特自然风光、迷人民族风情、丰富高尔夫及温泉资源,积极与周边省市抱团组合的原则,昆明已经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海内外游客的线路。
下一步,在整合昆明多家媒体加强云南和昆明旅游宣传的同时,昆明将借助世博会契机,向全球营销昆明旅游,重点将加大在长三角等客源地的宣传促销,积极促进当地客源进昆,并且向国内外的重点旅行商发出“踩点邀请”,把昆明作为国际主要旅游线路推向海内外。
(昆明日报 牛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