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开展美丽公路旅游线规划——至2030年将建9000多公里旅游环线

近年来,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局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重要部署安排,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美丽公路旅游线规划,力争到2030年建成9000多公里七彩旅游环线。通过利用现有公路设施,挖掘沿线自然景色和特色旅游资源,打造一批富有云南特色、达到世界一流的美丽公路旅游线,串联成中国第一条环省公路旅游线,勾勒七彩云南之美。

行驶在公路上,在高山峡谷间感受四季变换,在民宿村落间体验民族风情,在喀斯特田园间欣赏如画风景,在雨林边境中体会异域风情……这样“车在山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意境,正在美丽的云南一步步成为现实。

发挥优势

构建新型旅游模式

“七彩云南、旅游天堂”。作为旅游大省,近年来云南的旅游品牌形象、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云南旅游发展的潜力巨大,目前已从初期的团队观光游向多元化、个性化的休闲度假游转变。其中自驾游已成为了主要旅行方式之一,以公路为依托的旅游新产品,正受到越来越多旅行者的青睐。因此,着力发展公路与旅游融合的模式,是必然趋势。”省公路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奇介绍,“公路+旅游”是一种公路建设发展转型升级的新模式,是基于公路文化的特殊旅游方式,是在传统交通功能的基础上进行业态创新和体验创新,提供自驾、房车、骑行、徒步、露营等多种创新旅游体验,满足“吃、住、行、购、游、娱”全方位旅游需求的新型旅游模式。

“公路+旅游”,首先离不开综合交通体系这一发展条件。从我省的旅游交通体系建设情况来看,主要分为“快达系统”和“慢游系统”两个层级。“公路+旅游”新型旅游模式下,旅游产品之间,旅游产品与其余景区之间的联系应为“快达系统”,而旅游产品内部交通应为“慢游系统”。“快达系统”方面,云南高速公路网不断完善,现代铁路交通网络基本形成,6大水系构建了基本水运通道,航线覆盖国内各大城市和几大主要国家,为“公路+旅游”提供了必要支撑。“慢游系统”方面,我省现有公路总里程约23万公里,公路总体规模居全国第三。全省国道技术等级提升工作正在开展中,改造完成后,国道技术等级不低于二级。

从公路沿线的景观资源优势来看,依托梅里雪山、怒江大峡谷、元阳梯田等众多云南独特资源,公路沿线景观具有多样性、奇特性、地域性、融合性、生态性和跨境性等特征。

“云南正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开发公路的旅游价值,也是实现公路养护转型升级,推动新时期公路发展的重要举措。”王志奇介绍,云南既有建设公路旅游的需求,又有较好的公路、景观、旅游资源和政策条件。在“公路+旅游”这种新型旅游模式下,重点发展“美丽公路+休闲游”这种公路旅游新产品的优势十分明显。

 

全面布局

打造七彩云南旅游环线

“红橙黄绿青蓝紫”,打开云南美丽公路旅游路线图,不同颜色的旅游线一目了然。

红线,红色印记寻踪之路。以“穿越历史”为主题,起于昭通止于禄劝,带领游客重新登上红军长征走过的道路,在红土地上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金沙江边重温历史事件,追寻红色印记。

橙线,人类文明溯源之路。以“追根溯源”为主题,起于昆明止于华坪,带领游客走近彝族文化,体验彝族节日,品尝彝族美食;在元谋探寻人类发展历程,追溯人类起源。

黄线,喀斯特田园风光之路。以“畅游山水”为主题,起于砚山止于富源,带领游客畅游山水,体验浓郁的乡野风情,享受悠闲自在的田园风光,感叹罗平东方花园的惊世容颜,走过彝族的“土掌房”,体验壮族的“三月三”等民族特色节日。

绿线,傣乡雨林边境之路。以“走进异域”为主题,起于临沧止于磨憨,体验傣族特色民族文化,穿过热带雨林认识神秘的植物,寻找美丽的孔雀,走过磨憨口岸、景洪口岸,感受中缅边境的神秘多彩异域风光。

青线,神秘女儿国风情之路。以“体验民俗”为主题,起于大理止于丽江,带领游客欣赏烟波浩渺的湖光山色,云雾缭绕的苍山胜景,走近泸沽湖畔的摩梭人,探寻人类保存下来最后的母系氏族,感受多元民俗文化。

蓝线,是高山峡谷四季之路。以“领略四季”为主题,起于香格里拉止于瑞丽,带领游客领略四季景色,翻越雪域峡谷可见银装素裹的冬、进入森林草甸感受层林尽染的秋、穿过河谷溪流体会万物复苏的春,驶过火山热海经历烁玉流金的夏。

紫线,探寻世界遗产之路。以“探寻秘境”为主题,起于昆明,经过江川,泸西、宜良等形成环线又回到昆明,带领游客探寻红河哈尼梯田、石林喀斯特地貌、澄江化石群等众多世界遗产。

“按照自然,人文资源的分布特征,我们对公路旅游线进行了不同主题的定义,最终构建起‘领略四季、走进异域、探寻秘境、畅游山水、穿越历史、追根溯源、体验民俗’七大主题美丽公路旅游线。”王志奇说,7条美丽公路旅游线,途经67个县(市、区),涉及50个特色小镇,97个3A级以上景点,21个二类以上口岸。类比分析,每年能够吸引游客6500万人,产生旅游总收入约450亿元,将有效促进非交通干线城镇,特别是沿边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沿线区域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

 

完善配套

开启美丽公路2.0时代

美丽公路的“美”,不止是景色美。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使道路本身非常美;“路景融合、路生美景”,道路周边景色自然更美;挖掘公路文化产生“内涵美”,展示人文底蕴和生态文明。让美丽公路拉动“美丽经济”,促进旅游转型升级,开启美丽公路2.0时代。

以蓝线部分怒江美丽公路为例,公路专门建设贯穿全程的慢行道路系统,设置服务驿站64处,在满足自行车、步行、观景等功能上,设置健康跑道、露天温泉、溜索体验等设施,适应康体、休闲、观光、探秘的功能需求。怒江美丽公路建成通车后,将极大地提升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内连外通的快速运输能力,还能助推怒江融入滇川藏国家精品旅游带、中国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并为开发怒江大峡谷、“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高黎贡山提供良好的交通支撑条件。

“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国内外的相关经验。比如美国的66号公路,贵州省赤水河谷旅游公路等都是比较典型的公路旅游。结合云南实际,我们也有了一些启示和思考。”省公路局计统处副处长巩庚介绍,云南的美丽公路旅游线要妥善处理好旅游交通与其余交通的关系,对比国外的成功案例,线路不易保留过大的过境交通量,宜将其疏解至其他公路;在公路配套设施方面,考虑到自驾游客的观景、休息、餐饮、住宿等要求,线路沿途科学布设服务设施。其中,观景平台宜结合景观灵活设置,避免游客停车及车外活动与机动车流互相干扰,保障游客观景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其余设施应结合自驾游交通特征设置,满足游客餐饮、住宿等需求的设施应多样化,既要包括饭店、宾馆,也包括露营地、民宿、农家乐等。

“很重要的一点,云南的美丽公路旅游线沿途景观应该尽量保持原生态。”巩庚介绍,公路旅游线的吸引力在于沿线景色、人文景观和特色城镇,因此旅游线建设应该尽量保持其两侧原始风貌,实施积极有效的保护性开发模式,做到到处都是风景,而非到处都是景点景区。同时,应该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完善旅游信息基础体系,为游客提供沿途旅游资源、接待服务设施的详细情况,以及天气、路况等实时信息,提升云南美丽公路旅游线的管理运营水平和服务质量。

云南主题旅游线路云南经典观光游 云南摄影创作游 云南深度体验游 云南高尔夫旅游 云南VIP尊享游 云南包车自由行

云南旅游线路类集一日游 二日游 三日游 四日游 五日游 六日游 七日游 八日游 九日游 十日游 十一日以上游 丽江接团旅游线路 大理、丽江游 丽江、香格里拉游 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游 大理、丽江、泸沽湖游 大理、丽江、西双版纳游 昆明、大理、丽江游 西双版纳长线游 丽江、香格里拉、梅里雪山游 丽江、香格里拉、泸沽湖游 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泸沽湖游

云南特色旅游专题云南温泉SPA旅游 云南元谋土林摄影 云南东川红土地摄影 云南罗平油菜花摄影 云南元阳梯田摄影 稻城亚丁旅游指南

关于本站』『常见问题』『预定须知
Copyright©2002-2023 云南旅行 - yunnantour.net 版权所有
电话:+86-871-63338882 || 手机:+86-18908891220 || 微信号(WeChat ID):kmtrip
QQ客服一:云南旅游线路咨询 QQ客服二:云南旅游线路咨询 云南旅游Gmail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