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鸣螺洞
早就听说在距麻栗坡县城约100公里的马街乡董浪村民委岩脚自然村,有一个神奇古老的大岩溶洞,叫鸣螺洞,很想去看个究竟。
一个初夏阴雨绵绵的午后,我们趁着下乡采访的机会,来到了这里,一进村口,来不及欣赏山村美景,就被小村对面那座巍然屹立、气势逼人的雄壮山崖所吸引。听说有记者到此采访,村民们自发为我们带路,不一会,就集结了一大群来看热闹的人。
走近山崖,让人顿生惊讶,这陡崖之险奇,美景之迷人,令人赞叹不已!崖下有一股清泉缓缓流进洞内,据说是常年不枯的山泉。在这奇峰险崖的顶上,居住着20多户苗族人家,气候温和的岩脚村就因这座古老神奇的山崖而得名。
我们小心翼翼地走进岩洞,洞内的奇石异景立即吸引了我们。在距离洞口不到30米的地方,有一座天然形成的石丘,石丘四周光滑洁净,造型美观大方,最引人注目的是石丘顶上一个长约2米的石海螺,形如一朵绽放的喇叭花,从侧面看上去还像一个平放的腰鼓。更奇特的是用竹筒从海螺的另一端吹奏还会发出悠扬婉转的声音……
据说,在很久以前,天旱久不下雨,地里的庄稼都枯黄了,老百姓心急如焚。有一天,有几位老人到岩洞边割草,突然发现这个奇特的石海螺,出于好奇,他们便削了一个竹筒插进海螺的一端吹了起来,石海螺发出悠扬动听的声音,洞外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庄稼有救了,农民有了收成。从此,人们便将这个石海螺当作求雨的神灵时常供奉。他们说,是海螺保佑了村民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沿着溶洞往前行,只见洞内峭壁峥嵘,石蔓横生,怪石嶙峋,形态各异的钟乳石横生倒挂,奇形怪状;林立有致的石笋、石花、石柱遍布岩洞四周,令人遐思无限。
洞内岩水滴珠,常年不枯,入口甘冽,凉爽舒心。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复杂的洞景。使之洞中有洞,洞里套洞,洞洞相通,玲珑奇妙,如临迷宫。入洞往上走,一丘丘梯田镶嵌石山之间,错落有致,让人联想到很久以前,仙人曾在这里犁田种地的迷人景象。
这天造地化的石景,似人似兽,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形态逼真,引人入胜。
洞内岩浆水如珠似玉,滴滴下落,地下石盆盛满清水,甘凉清爽,回味无穷。
不知不觉的,我们已在洞中转悠了几个小时,但并不觉得累,因为这里的奇石异景让我们陶然欲醉。正当我们沉醉在大自然的神奇美妙之中,欲往前走时,同去的村民说,“天快黑了,得赶快往回走。”这溶洞要全部走完,大概需要三天时间,这次我们才走了溶洞的三分之一。”
人虽走出洞外,但我们的心仍然停留在那神奇迷人的溶洞中,洞外虽然仍下着稀疏的小雨,崎岖的山路又滑又险,但我们却没有丝毫怨言,能用心灵去感受大自然的恩赐,谁还会在乎这沥沥细雨呢?
大自然赋予人们这么美妙神奇的景观,我们为什么要冷落她?为什么不将她展现在更多世人的眼前?当地人说,现在他们正在创造条件,修路架电,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逐步揭开她神秘的面纱,让更多的朋友领略她迷人的风采!
来源:山人 王应生(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