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行”旅游模式潜力大
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旅行社的收入60%来自于旅行服务。旅行社在其中起到的是一个中介而非主导的作用。通过旅行社安排,出行者往往可节省30%左右的费用。国内的旅行社,则更多的是承担旅游服务。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旅游观念发生变化,选择自由出行的旅游者越来越多,旅行社的旅行服务的比重也渐渐提高。
旅游诉求催生个性化旅游项目
据统计,我国共有1.9万余家旅行社,当前国内旅行社90%以上的收入来自于旅游服务,只有不到10%的收入是旅行服务。但在10年前,旅行服务的收入尚不到5%,可以看出,旅行消费还是处于上升势头的。近10年来,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旅行服务的收入已接近30%。这个比例还会继续扩大。
近几年热起来的“自由行”,就是国内旅行社向“旅行服务”这种服务模式过渡而开发出来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
风光国旅总经理朱伯威告诉记者,约从10年前起,民众的旅游诉求开始发生变化,逐渐向休闲度假方向发展。也就是从最开始的多点式观光旅游向少点甚至单点旅游方向发展。
旅行社须突破传统
随着市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对外出、旅游也有了不同的要求,旅行社以后将越来越多的扮演“旅游资讯供应商”的角色。云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田里教授分析,目前,旅行社主要是靠机票、酒店、景点门票等的差价盈利的,“自由行”没有形成规模,旅行社尚不依赖“自由行”产品生存。但朱伯威认为:“消费者对自由行的认可度和接受度达到一定的水平是一个前提条件,这实际上是消费方式的转变,是需要时间的。”他还表示,“自由行”要发展起来,旅行社方面一定要与时俱进,突破传统的服务模式,要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当好资讯提供商和旅行需求中介;而“自由行”本身就是一个个性化旅游服务,只有敏锐的捕捉到消费需求,才能找到最佳盈利点。
对民航依赖大
“自由行”很大的支出就是交通费用,所以交通优惠决定了旅行折扣。目前昆明做自由行的旅行社并不多,只有风光国旅、康辉、云南中青国旅、熊猫国旅等几家规模较大的旅行社有“自由行”线路,因为小旅行社没办法拿到低折扣机票,也就无法给出价位低的旅游产品优惠。如风光国旅,从2009年4月份开始,每周向东航订了32个到普吉岛的机位,一直订到年底:长期的包机能向东航拿到折扣很低的机票,但旅行社本身要承担风险,因为如果没有游客,这些机票就会成为硬亏损。但由于机票便宜,旅游成本降低,所以旅行社敢推出“自由行”线路。
风光国旅总经理说:“旅行社和民航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旅行社购买了更多的机位,民航就能给出更高折扣的机票,机票便宜了,旅行社才能推出给消费者更多优惠的旅游线路,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加自由行,旅行社才能购买更多的机票……运作好了,旅行社、民航、消费者就能成为一个良性互动圈,达到三赢,并推动“自由行”的发展。(陈 曦 云南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