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婚礼
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州陇川、梁河等县的阿昌族,是个人口只有二万多人的民族,阿昌族和傣族、景颇族、傈僳族等兄弟民族杂居,因此,生活、文化各方面都受傣族影响,青年男女婚前社交自由,流行串姑娘的习俗与傣族相似,但在具体做法上又与傣族不同。
泼水节来到时,阿昌族和傣族同日欢庆。这一天,如果小伙子看中了一位姑娘,便会主动上前要求晚上去串门。如果得到姑娘的同意,小伙子当晚就约上几个伙伴,到姑娘的寨子里去。姑娘事先必须问清与小伙子同来的有几个人,好在同寨的姑娘中找陪客,找好陪客后,每人还要拿只鸡,并请厨师做一顿丰盛的晚宴。届时喝酒歌唱,通宵达旦。在串姑娘时,如果男女双方情投意合,以后小伙子便可单独去串姑娘,送一件银首饰给姑娘,就可跟姑娘约好结亲的日子。
阿昌族的婚礼简单而有趣。有的地区男方的定亲在串姑娘时进行。只要双方同意,约定日期,小伙子请未婚的男女各一人作陪郎和陪娘到女家去,等姑娘家的老人们休息了,小伙子点燃两炷香插在女方家的祖宗牌位旁,即可将姑娘接走。这是明接。暗接是小伙子与姑娘约定后,直接把新娘接到自己寨子中,安排在陪娘家住下,然后请媒人到女方家去报信,说明姑娘已被接走,请不要担心。如果女方家同意这门亲事,就带着糯米饭和女儿的衣服到男家去,这叫做“看新家”。到男家后,让女儿和女婿坐在一条板凳上,递给每人一碗糯米饭,新郎新娘吃几口,就要对换一次饭碗,类似汉族地区的喝交杯酒表示相亲相爱,有福同享。
“看亲家”之后,女儿随父母转回娘家。到家后,把女儿藏在邻居家。下午当小伙子又一次来接新娘时,需要带来一些礼物,并向老丈人磕头求情,这样才可以把新娘接走。
小伙子把新娘接回寨子,先让她到邻居家或亲友家住下。等到大喜之日,待远亲近朋都前来祝贺时,就要表演“砍金门”仪式。所谓金门是用金竹扎成的门。小伙子举刀轻轻放在金门上表示“开新路”。砍完后金门被抬进洞房,放在床头。接着新娘在前,新郎在后,新郎不住地用砍刀尖在新娘脑后比划,表示驱邪,最后拜堂成亲。
婚宴快要结束时,新郎新娘要走出一里多路,专门去接女家亲人送来的小饭盆和新娘的女友送来的大饭盆,一路上取笑逗乐。这时,新郎要小心伺候,只要女方送亲人的有一不满意,就会坐在路上不起来,要等新郎赔礼道歉,磕头求情后才肯起来。
第二天,在女方家举行婚宴;第三天,女家向男家送大饭盆。将谷种和嫁妆送到男方家;第四天婚礼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