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傣族

 

傣族与同一语族的壮族、侗族、水族、布依族、黎族同源于古代的“百越”,以“文身断发”为共同习俗,而又相互杂处,“各有种姓”。秦汉时期傣族先民就已经生息在红河地区。明代沿称“百夷”,清代后称“摆夷”,解放后统称为傣族,按居住地和服饰分别称为水傣(白傣)、旱傣(包括花腰傣)等。

傣族自称“傣”,不同地方自称为“傣端”、“傣尤”、“傣尤倮”等。“傣端”(即白傣或水傣),主要聚居在金平县者米河、藤条江沿岸,与越南莱州的傣族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他自称的都属于旱傣。分布于红河沿岸,部分分布于弥勒、泸西、个旧、石屏、建水的平坝区或半山区,与汉族、彝族交错杂居,生产、生活方式与汉、彝无异。

傣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因居住等原因有方言、土语的殊异,但语言基本相通。傣族有文字,金平傣文是我国4种傣文中的1种,亦称“傣端文”。金平县勐拉普洱上、中、下3寨有从西双版纳传入的老傣泐文,但只是佛寺中的和尚掌握。

傣族是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一般有父母和子女两代,也有祖孙三代同堂的。儿女长大结婚以后,便与父母分居另立家庭。父母大多随幼子或幼妇女同住,家庭财产由幼子女继承,幼子女负责赡养父母;已分居的儿女也可以得到部分财产,数量很少。家庭中男女平等,经济独立,妇女在结婚前就开始有个人积蓄,结婚带男方家的财物一旦离婚可以携带回娘家;男方到女方家上门期间,若夫妻关系破裂,男子也可以搬着自己的东西回父母处。寡妇可以改嫁,也可以招男子上门。如果男方离家数月没有音信,女方可以另找配偶。夫妇死去,不管年纪多大,都要办离婚手续,手续简单,将一对蜡烛放在亡者棺上,即表示与死者离异。

傣放禁忌很多。客人、长辈、男子居下时,妇女不和早楼。男人所用衣物和工具,妇女不得过。媳妇不能与公公、叔伯直接传递东西,必须传递时,媳妇要把传递的物品放在桌上或适当的地方,再请公公、叔伯去取。男女相遇,女的让路于下方。路遇公婆,媳妇要把裙子拉紧躬身让路。祭龙时,外族人不能参加祭典;参加祭典者不能抽烟,不得讲外族话,不得作农活,不得带一枝一叶进村寨。住房正中的柱子不能靠。勐拉普洱上、中、下三寨,入佛寺时须脱鞋,不许摸小和尚的头。客人上竹楼禁坐火塘上方及跨火塘,不能入主人卧室。

 

节日、宗教信仰

泼水节,傣历六月(清明节后10天)举行。节日三天,头两天送旧,最后一天迎新。节日里举行泼水活动,边泼边喊,以示吉祥如意。此外,还要放高升、丢包、荡秋千、开物资交流会等,青年人借此以导爱求偶。泼水节的由来和传说多与西双版纳相似。

绿春县骑马坝较为特殊的节日是“巡田坝”,农历正月十三举行。清晨,盛装的男男女女汇集到寨子中心的大青树下,唱起欢乐的迎春歌、四季歌,踏着鼓点跳起传统的对扭舞。太阳当顶时,一位长者宣布“巡田坝”开始,人们自成队形,由抬着彩旗的八个年轻人领先,吹着唢呐,调皮着锣鼓,鸣放着鞭炮、火药枪,沿田埂绕一圈后回到原地,由长者宣告新的村规民约。

红河州傣族绝大部分崇拜鬼神和祖先,认为人世间的一切物品都有灵魂,普遍崇拜龙树、龙神、水神、天神、地神、寨神等,对诸神都要定期祭祀,祈求保佑吉泰平安。金平县新勐普洱上、中、下三村的群众笃信巴利语系佛教。

 

婚姻、丧葬习俗

傣族恋爱自由,缔结婚姻却必须由父母包办,也有偷婚、抢婚等形式。男女青年通过节庆及农事活动建立感情互订终身后,便各自告诉父母。男方父母托媒人到女方家去提亲,接着择日由一位同宗长辈带着男青年拿上米酒、炒包谷花、鸡等到女方家举行订婚仪式。女方家把同宗长辈请来相陪,特别要把姑娘的舅舅请来坐首席。媒人双手把用红布包着的彩礼敬献给坐在首席的舅舅,由他过目后转交给姑娘的母亲。随后大家饮酒吃菜,订隐藏仪式在一片祝贺声中结束。

如果婚姻爱阻,就会出现“偷婚”、“抢婚”现象。偷婚,是姑娘背着父母,趁着夜幕在男方及亲密伙伴的迎护下到男方家,当晚举行婚仪,事后男方向女方家求说和。抢婚,是男方邀约伙伴到事先约定好的地方埋伏起来,见姑娘来时拉着就跑,姑娘故作哭喊,意在告诉村里人她已出嫁,以后男方托媒去说亲,女方父母对这种既成事实的婚姻,一般都会同意的。

傣族一般行木棺土葬。凶死、暴病死、难产、水肿等非正常死亡则须火葬,小孩夭折多行水葬。每个村寨都有公众墓地。老人死要鸣放火药枪报丧,用红、绿土布剪一个太阳和月亮的图案贴在一块白布上,然后拴在竹竿上竖于房顶。女性死亡,其子要戴孝到舅舅家报丧。出殡时,大媳妇身着大红衣,撑着花伞掩面,肃立门口目送。送葬队伍到了回丧处就往回走。有的要在死者葬地搭建小竹草楼房,放置纸伞和一些生产、生活用具。村中无论何人死。青年男女都要互相用锅烟摸花脸。

 

服饰、民居

妇女服饰因地区而异。金平县勐拉地区妇女上着白色、绿色和蓝色等布料制成的对襟圆领窄袖紧身衣,下着黑色或杂色长筒裙,系两米长的红、绿色绸子腰带,结发于顶或编独辫。红河、藤条江沿岸的妇女穿黑色无领姊妹装,上衣稍长肥大,袖子短而宽,袖口镶有花边和花绸缎。未婚女子镶边的绸缎用红色,已婚妇女用绿色或蓝色。上衣饰以银币扣子,领口和和两侧腑下装订银泡。用黑布包头,包头布两端绣花垂于两耳上下。下着黑、蓝色筒裙。石屏、绿春的妇女上衣内着圆领左开襟短褂,用青、蓝、绿、粉红布或绸缎做布料,胸前嵌细银泡,外穿窄袖圆领无钮短衣;下着青色土布筒裙,裙边边镶彩布,裙腰打折,以彩带绕腰数道结初束腰;头发束于顶,以青蓝色土布缠民,头巾末端缀有一串彩线缨穗。普遍喜戴手镯、耳环、戒指。男子多穿青、蓝布对襟短衣,下着青布长管宽裆裤,多用青、蓝布包头,外衣喜用银、铜钮扣。弥勒、泸西、个旧、建水等内地的傣族着汉族,传统的服饰早已消失。

傣族依水而居,寨子周围绿树成林。金平还保留着传统的干栏式建筑样式。竹楼顶尖底方,以圆木为柱,楼板、墙壁均用竹片编成,楼顶用草排覆盖,成“人”字形。上层住人,避暑、防潮、防洪,下层关牲畜和堆放家具杂物。竹楼两侧各支一架梯子,各开一道门,男子从右门出入,女子从左边出进。沿两侧梯子上竹楼,外有走廊、晒台。楼上室内分左、中、右三格,左格安有灶塘,是妇女做饭和玩乐的地方;右格立有祖宗神位,是男子闲谈的场所;中格用来接待亲朋。用竹篱围成大房间,一家人分床席楼而卧,只以蚊帐相隔。红河沿岸的住房多为平顶土房,少数有楼,房顶作阳台和晒场,盛夏炎热时人们多在屋顶露宿。内地傣族多为土木结构的瓦顶楼房,与当地其他民族无异。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云南主题旅游线路云南经典观光游 云南摄影创作游 云南深度体验游 云南高尔夫旅游 云南VIP尊享游 云南包车自由行

    云南旅游线路类集一日游 二日游 三日游 四日游 五日游 六日游 七日游 八日游 九日游 十日游 十一日以上游 丽江接团旅游线路 大理、丽江游 丽江、香格里拉游 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游 大理、丽江、泸沽湖游 大理、丽江、西双版纳游 昆明、大理、丽江游 西双版纳长线游 丽江、香格里拉、梅里雪山游 丽江、香格里拉、泸沽湖游 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泸沽湖游

    云南特色旅游专题云南温泉SPA旅游 云南元谋土林摄影 云南东川红土地摄影 云南罗平油菜花摄影 云南元阳梯田摄影 稻城亚丁旅游指南

    关于本站』『常见问题』『预定须知
    Copyright©2002-2023 云南旅行 - yunnantour.net 版权所有
    电话:+86-871-63338882 || 手机:+86-18908891220 || 微信号(WeChat ID):kmtrip
    QQ客服一:云南旅游线路咨询 QQ客服二:云南旅游线路咨询 云南旅游Gmail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