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百姓生活状态
临沧有佤族、傣族、拉祜族、布朗族等23种世居少数民族,全区辖临沧、凤庆、云县、双奖、永德、镇康、耿马、沧源8县,总人口约226.5万人。其中佤族人口约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主要聚居在沧源县、耿马、双江、镇康、永德等县,佤族原称“卡佤族”,1963改叫“佤族”。佤族先民在先秦时期便是“白濮”族 群的一支,唐代称为“望蛮”、“望苜子”、“望外喻”;明代称“古刺”、“哈刺”;清初称“卡佤”等。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语支,有四种方言。佤语属南亚语系佤崩龙语支,分为三大方言。过去佤族没有文字,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形式的文字方案。 受傣族影响信奉小乘佛教,部分地区传入了基督教。佤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佤族男子善于雕刻。在佤族村寨,无论是屋脊上,还是祭祀用品,或是公用大房子的墙壁上,都雕刻有人物或动物的图案。
佤族人民喜爱歌舞,常见的舞蹈有“圆圈舞”、“木鼓舞”“甩发舞”、“舂米舞”等,主要在盖新房及喜庆之时进行。盖新房及逢年过节,佤族群众会自动的聚到一起歌舞三天。他们唱歌的调子很多,主要有以《木鼓调》为主的哀歌,以《贺新房》为主的喜歌,以《芦笙调》为主的欢歌,根据不同的内容唱不同的调子。
佤族男女都喜欢饮酒、吸烟和嚼槟榔。佤族民间文学丰富而优美,沧源岩画十分有名,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闻名海内外,是佤族传统艺术的珍品。佤族人豪爽好客,迎接客人以酒当先,认为无酒不成礼。佤族待客敬酒习俗多样。
佤族过去普遍信奉万物有灵原始教,有部分地区的佤族信奉佛教,差不多所有节日都伴有祭祀活动。传统的祭祀活动除杀鸡杀猪外,还要进行特有的剽牛、接新水节、取新火、拉木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