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罗古箐
没到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之前,当听到“兰坪”这两个字时,总是联想到它是世界最大的铅锌矿之一,那里有成片的矿山、工地,甚至还有污染。眼见为实,当我们第一次走进兰坪之后,才发现兰坪是这样的美,满目的青山绿水,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更有好客的各民族同胞。
1月18日,是普米族一年一度的“吾昔节”,一大早我们就从县城乘车到普米族聚居的罗古箐,准备在那里与当地普米族同胞一同度过这个特殊的节日。随车同行的正好有县旅游局局长杨世鲜先生,这位无数次走遍兰坪各景区的局长,只要看他精干的样子,绝对是位好导游。杨局长对车里的人说:“我们要去的罗古箐是普米族的一个大村子,也是普米族迁入兰坪的第一个落脚点,那里山清水秀、草茂粮丰、六畜兴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一种和谐秩序上的一种古朴安静的生活方式,形成了普米族特有的‘山岳文化’。······”杨局长的介绍还没结束,车就在一个山坡停住了,人们纷纷下车,看到不远处有个山垭口,杨局长对我们说,一会就要举行“开门仪式”。“要打开什么门?”很多外来人都没有弄清的时候,震耳的礼炮“轰、轰”连响十余声,轰鸣过后的大山一片寂静,人们依次向山垭口走去。当走到山口的时候才发现,山丫的另一侧一片开阔,近处是绿色的树林,远处是片片群山,一座座雪峰耸立其间,老君山、玉龙雪山、碧罗雪山就在人们的视野中。这时我才看清楚山丫口立了一块两米多高的石碑,上书四个苍劲的大字“三江之门”。有一位钟情于怒江而出名的摄影家为我解释道,“三江”就是指怒江、金沙江、澜沧江,如果从空中俯瞰的话,大家所站的位置正好地处三条大江的南大门,往前再行几十公里就是长江第一湾。不久前“三江并流”地区经国务院同意准备正式向联合国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不久的将来兰坪县将在这里构建“三江之门”民族文化生态园。
“开门仪式”结束后,车队又继续往山里行进,很快就进入了普米族居住的村寨。当人们下车以后,身穿普米族服装的姑娘手持导游旗,带领大家前往罗古箐的第一个景区———“情人坝”。
远远就望到在宽阔的草甸子上,两棵高高的树依偎在一起,就象一对情人,正在窃窃私语。我踩在“情人坝”厚厚的绿草上,放眼望去,整个坝就象一张大大的棉毯,铺在四面环山的绿荫之中,真是牛羊自在,普米族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的好地方。在我看来,情人坝还很象丽江玉龙雪山下的云杉坪,同行的游人也同意我的看法。
“情人坝”只是罗古箐景区的第一站,据说罗古箐景区还有高山五花草场、9溪18岭、360峰,再往北是丽江的黎明、老君山和福贡的碧罗雪山高山湖泊区。为了不虚此行,大家纷纷要求进山。杨局长说,可以进去一点,但为了安全,不要走得太远。
进山的路沿着山上流淌下来的溪水向山里延伸,行走在茂密的森林中,虽气喘加快,可吸进的空气使身体倍感轻松。山路两侧卧有一些年久已腐的树杆,在树杆和大小石块的表面都长满了厚厚一层绿绿的青苔,阳光从高大的树枝间透出,洒在青苔上,充满勃勃生机,此时正是冬季,我们不时踏在未化的积雪上,由于登山过急才流出来的热汗,瞬间就被迎面的风吹干。
走了有一个多小时仍没有到主景区,听导游说,前面还有成片的丹霞地貌、大坪子草甸、滇西著名的大羊场、高山湖泊和盐商古道,如果要走到那些景点,一天也不够。看着天色已晚,也只有望山叹息,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来。导游姑娘也许为了不让大家失望,就提醒大家快下山,普米族的“年饭”还等着我们呢。
回到山下,四方游客已在村头集合,每个普米家庭来一位人,带走到自家吃饭的客人,我们也随着一位姑娘进到一个院内。主人说,吃饭还要等上一会,先到火塘边坐一坐,喝杯茶。此时,热情好客的主人把靠火塘最近的位置让客人们坐下,请来自远方的朋友烤着火、喝着茶,家里的老人也大大方方地与客人聊起来。见识广博的老人说:“欢迎你们来我们普米家庭做客,‘吾昔节’是普米族新春佳节,‘吾’是‘年’,‘昔’是‘新’。可谓‘过去的已成为往昔、吾之希望在新年’。不久以后,我们罗古箐也会象大理、丽江、迪庆一样成为出名的旅游区,到时候我们的日子会更好,也希望你们再来。”
望着火塘里红红的火苗,回味着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深切地体会到,生活在罗古箐的普米族与自然相处如此和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是难能可贵的。下一次我再来罗古箐的时候,一定多在几天,走走看看,更深入地感受一下人与自然的和睦境界。